西和云南没什么分别。那儿的百姓又是桀骜不驯。隔三差五要闹出乱子来,朝廷呢,在那儿总不能天天驻扎大军,日夜严防死守。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钱粮的问题,这是朱棣无论如何也不能回避的,而这个原因,大大地促使了朱棣改为土司制的原因。
粮食!
交趾还算是产粮的大省,占城稻确实也不错。可是交趾种棉极多,粮食本就不足。朝廷在那儿驻扎了数万大军,而这数万大军想要供养,当然不能就地取粮,粮食从哪里来呢?当然是朝廷拨发,可是山长水远,每年几百万斤粮食运过去,需要徒费多少民力?这沿途的损耗更是惊人,朝廷每年拿出近一成的钱粮来供养这些军马,若是太平无事还好,一旦遇到了荒年或者是战事,怎么吃得消?
朱棣既然主意已定,自然也就不会更改,他看着郝风楼,抚案道:“这事儿就这么定了,你极力要促成此事,朕自然也遂了你的心愿,事情这么一成,料来你也能松一口气。可是……”
朱棣沉吟了片刻,似乎是在斟酌着言辞,最后道:“不过……丑话必须得说在前头,这交趾万万不能再出任何岔子,出了岔子,朕只好唯你是问了。”
郝风楼的心里不由偷乐。出岔子?一旦是土司制,即便是出那么点儿岔子,也会很快被无数的利益攸关者疯狂地压下去,况且只要郝家不出问题,工坊在运作,那么势必,各家的矿石棉花煤炭木料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换成银子,更需要雇佣大量的劳力,这个循环暂时不易打破,至少稳定三十年,郝风楼还是极有信心的。
郝风楼正色道:“微臣愿下军令状……”
朱棣却是笑了,方才拉下脸来,无非就是一句警诫而已,现在见郝风楼当真认真,他反而摇摇手道:“军令状就不必了,你自己看着办吧。”他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事,唏嘘了一阵,接着道:“朕打算命汉王去大同,想听听你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