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工费?”
“管饭、管住、每月一批麻、再额外给五十斤米。就这样的工钱,若是放在咸阳,怕是工坊已经被砸了几十次,可放在这里,倭奴女们在重病之时,听到织机的响动声,都能痊愈了。”
姒翎说的话放在现代而言,太过夸张了。
可放在倭岛,就是事实。
宣太后问道:“谁教你的这些?”
“大河君,这一切还有一个专用的词,就压榨剩余价值,属于残酷的剥削。这些词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但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大河君给了越人更好的生活,同时也给了下贱的倭奴们作梦都想不到的好生活。”
姒翎这话二千年后若是站在自家的丝织工厂门口说了,丝织女工们绝对会立即开始罢工。
但,倭岛确实是事实。
谁见过天天有正粮当饭吃的,靠着挖野菜、吃树皮,混那么一点点粮食的刚刚从原始部落进化到学会耕种的倭奴们,确实是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大河君便就是救世主。
姒翎一条条,一件件的说着,让宣太后这么一算,姒翎控制的这片区域,眼下或许比不过燕国,可最多三年,确实会超过燕国的财富。
这个财富不是燕国的国库收益,而是国民生产总值。
当然,宣太后不会这么高端大气的新词,大概的意思便是如此。
正因为这样,一个逃出燕国的燕太后,姒翎可以不放在眼里。
宣太后又问了一句:“你知道福港的收益吗?”
“太后不知,姒翎不信?”
“不是我不知道,而是没去问,听你提起这里的收益,所以问问。”
姒翎摇了摇头:“福港的收益怕只有大河君以及几位总账才知道,不过可以推算。我估算,福港的收益是我这里的十倍以上,特别是福港大钢坊,一但全力投产,收益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