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虑邑的求救信送了进来。
赵奢将那信重重的拍在廉颇面前:“看看,秦军大营的规模至少是五万人马,韩、魏也在调派人手。这就是秦军所谓的不战。”
“我不信,我要去见大河君。”廉颇跳了起来。
“事实就在这里,你为何还在相信他。”赵奢很想和廉颇打一架,顺便敲开廉颇的脑袋,看看这脑袋里装的是什么。
廉颇摇了摇头:“不,不会的。大河君说过,秦军不会攻赵,绝对不会。我要去当面问他。”
赵奢与乐毅对视一眼,谁也没再劝。
至少他们相信,廉颇就算到了封丘,白起、白晖两兄弟也不会伤害廉颇半分,这是最基本的礼。
正好,廉颇这会脑筋有些问题,让他暂时离开一下也好。
就这样,廉颇当天就带着三十名亲卫骑马往封丘去了。
而乐毅、赵奢则分别从中牟、邯郸调兵,前往临虑邑,临虑邑再说是一个小城,因为地点的重要性,赵军也在其中屯积了大量的粮草与军械,而且城防坚固,可以防御秦军一月以上。
当天晚上,廉颇急急的来到封丘。
白起自然是亲自迎接,然而,白晖却不在。
廉颇一见到白晖不在,当下就急了:“武安君,大河君何在?”
“他,他准备出海,这已经收拾行装往洛邑去了,午后出发的。”
“我不信!”廉颇吼上了。
白起一脸的茫然:“廉颇将军这是何意,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廉颇吼着:“秦军在临虑邑以东、以南集结,白晖莫不是就在那里?”
白起摇了摇头:“他确实往洛邑去了,这样吧,我派兵马把他追回来,他是午后走的,算一算路程,要么在三十里外的小扬河过夜,要么在五十里外的岔道沟过夜。”
“本将亲自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