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闲臣风流 > 第一百六十章 死循环

第一百六十章 死循环(2 / 6)

当官快车道,第一自然是翰林院;第二是行人司。

翰林院有科举名次的要求,一甲前三,状元授翰林编修,榜眼和探花授编纂。二甲名次靠前的则经过考试,授庶吉士。这些人是天下一等一的人尖子,人家见翰林院是奔着将来入阁和做封疆大吏的。

至于行人司,则是为名次靠后的进士准备的。这其也出了不少历史名人。如正德十二年夏言考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后升为兵部给事。在后面因功入阁为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最后,成为内阁首辅。

正因为夏首辅有过行人司当职的经历,又被世人称之为夏行人。

翰林院且不说了,入翰林人家是奔着部院大臣和入阁去的。普通京官便于升转的官职有四类最佳,分别是“书”“行人”“评事”“博士”,地位虽低,却声望极高,称之为行评博。四类,又以行人为首。

正因为行人司前程实在太好,所以,朝廷又有一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凡授行人者,必是进士。

周楠一个小秀才,突然被授予行人一职,置身于一众进士同僚当,是不是有种“我们间出了一个……”不,应该是“我们间好象钻进了一个怪的东西”的感觉?

……

不得不说,做行人对我们的有志于在大明朝混官场的周大人来说是一个天大机遇。如果一切顺利,算他什么也不干,在行人司当个摆设,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十年之内是一个六部主事。想想吏部主事王若虚,来安东的时候又是何等的威风。

可是,没有进士出身这个凭,他不能去行人司报到。可不去报道,你是枉顾朝廷的恩义,是耍态度,是对君父恩泽的不敬。

明朝朝廷一旦授官可不是你不想当不当的。

最后问题又来了,去行人司,你得拿出进士凭。

事情又回到了原点,这是一个死循环。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