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闲臣风流 > 第三百一十六章 内帑银船

第三百一十六章 内帑银船(4 / 5)

何秀才也是不住邀约:“素闻行人诗词了得,今日正要和你亲近,讨教诗,还望勿要推辞。”

白鲢不是胖头鱼吗,在现代世界也几块钱一斤,实在没什么好新的,但在明朝却是稀罕物。周楠本不耐烦留在通州,可经不这二人的盛情,又实在饿得紧,道:“恭敬不如从命,留下吧!对了,漕司不许所有船只出港,所为何事?”

一直没有说话的关员外说:“听说晚间有内帑的银船要进港,自然要让道。”

所谓内帑是皇帝的金库,嘉靖皇帝爱钱,前一阵子派出矿监到地方收矿税,也算是一笔固定的收入。每次得了钱,都要通过船只送到京城里来。

嘉靖是个好面子的人,他也知道收这个税有些不好意思,一直都是小打小闹流于形式。到万历皇帝时,索性不要脸了,直接让太监常年坐镇矿山,一钱也不许逃。

据周楠以前在延庆州和州衙的人攀谈得知,为免得被言官们弹劾与民争利,在外收税的太监们押银回京城时都很低调,再加本来没多少钱,犯不得大张旗鼓。

像这种直接封闭通州码头的事情还真没见到过。

见周楠沉吟,武新化因为他担忧耽误了行程,说:“行人不用担心,漕司顺天府督粮道说了,内帑的银船子时之前一准到,子时要开码头。”

周楠道:“那好,那我们先吃酒。各位朋友,相聚是缘,也不要行人行人的显得生分,叫我表字好了。”

说话间,鱼羹已经做好,一行人坐在舱内一边吃酒一边谈诗论道,却也快活。

不觉月柳梢头,周楠微醉,不觉靠在锦墩迷瞪过去。

刚睡不片刻,被喧哗声吵醒,睁开朦胧双眼看出去。灯笼的火光,只见甲板老郭、武何关江四人战战兢兢地立在一个矮个七品官面前。

那个七品官身后还跟着四个随员,都是一脸的不近人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