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的仇家开诚布公的共商大事,进行了愉快为和谐的交流,达成一定共识。
李妃说两淮盐运使是王府系的老人,两淮巡盐御使是李春芳李阁老的门生,到时候让李阁老修书一封带过去是,也算不得什么。
不过,五万引实在少了些,加成十万。
这其的股份是这么分配的,周楠拿三万,李家父子拿二万干股做为日常用度,李妃拿五万。
但如此一来,周楠每年都有几万两的入项,他已经相当的满足了。
一个盐业的利益集团已经初具雏形。
李妃,果然好气魄啊!
听到周楠提醒,武新化心一凛。是啊,其实两淮盐商集团也有阶级之分,大盐商和小盐商泾渭分明,登记森严。
一般来说,家里曾经有先祖做过官儿,在衙门里有点门路的,每年也只有两三千的盐引,这样的人只能算是地方缙绅,好象是武新化这种。
一万到两万,则是等盐商,这人通常都是地方豪门,家有人在朝做官,品级还在四品以。
两万以,是顶级商贾了,通常这种人都有部堂级背景,说穿了是人家的白手套。
可笑自己一个小小的商贾,却做十万引的美梦,将来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看来,周楠今天叫我过来并不是想羞辱我武新化,而且别有用意。
武新化何等精明之人,立即道:“司正和站在司正后面那人若是有在下需要效力的地方尽管说话,敢不实心用命。”
和聪明人说话果然不费劲,周楠心赞了一声,这厮倒是痛快:“我会在扬州办个商号,那么多盐都需要分销出去,这事可以交给你来做,到时候少不得分你一成利。”
武新化大概估算了一下,自己最后得到的利润和以前相多了五倍的利,怎么不肯。虽说是给人家打工,可有周楠后面那天大背景,官府那边也少了许多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