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老狐狸,连严讷心思都揣摩到了,不佩服不行。
既然已经被他看穿,周楠也不隐瞒心的想法,道:“堂堂礼部大宗伯,国之重臣,如此小的一件事也犯不着亲子过问,其必然有其他心思。小子有不才之见,欲与阁老参祥。此事表面看起来仅仅是将青州来年本色全部更改为折色,但背后却关系到央赋税的一次大变革。此事说不好是严尚书,或者某些人来投石问路。他们料定周楠必然会向首辅汇报此事,想探一探内阁的态度。”
接着,他开始分析起将赋税和徭役统统折合成现银的利益和弊病。
因为不知道徐阶在这一改革的立场,周楠这番话说起来很小心,但话隐约透露出对这一变革的赞许。
徐阶如何听不出来,想了想,道:“如果全部换成折色其实也不是不可以,如此,央决策各项数字也变得清晰明了。而且,最大的好处是,地方也少了许多事,乃是一件大好事。”
确实,如果实行一条鞭法。地方政府在征收赋税的时候只收货币,钱交到央之后。朝廷再用现银买入物资、雇佣劳力,购买社会服务,也省事了许多。而且,不用解送物资交之后,没有流通环节,损耗也少了许多,百姓的负担也得到大大的减轻。
周楠试探道:“难道首辅有意鼎故革新?”
徐阶:“世岂有不变之成法,历朝历代若不革新,只怕现在人民还在钻木取火、茹毛饮血呢!世间万物如水,总是在不断变化向前,即便偶遇险阻,也会不断向前。若是凝滞不前,那是一潭死水。变,才是常态。”
周楠:“大哉斯言。”心想,徐老头虽然是标准的儒家学者,却不是食古不化的腐儒。他这句话已经有些后世历史唯物主义的意思。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在螺旋升。不能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问题。否则,那是形而学了。
实际,儒家不是顽固的象征。
儒家从来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