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算留了,一个运气不好,说不定在房师那一关被刷下去了,卷子根本到不了主考手头。
王师爷想了半天,想得头疼,死活也想不出一个万全之策。
他跟了严讷一辈子,心的那点算盘严尚书如何看不出来。
严讷道:“周子木身为王世贞的学士,将来是要接过王元美衣钵的。此人诗词了得,据说他夫人周徐氏的诗词也是他代笔,真是首首精美,被誉为一代词宗,老夫深爱之。最近政务繁忙,老夫想读些闲书消遣,不知道坊间可有他的书儿,去买几本回来。”
王师爷立即明白主家的用意:“周子木的诗词章坊间印有不少,在下明日去购些。”严尚书这是要揣摩周楠的章脉理了。
这事说起来玄,其实也简单。每个人写章都有他自己遣词造句的习惯、行布局的思维定势,好象是一个人的掌纹,根本藏不住。只要有心,轻易能辨认出来。
所谓如其人,说得是这桩。
从周楠这人为人做事来看,写的章也应该有强烈的个人风格。
以严尚书的学术修养,要从一大堆卷子找出周楠还不容易。
第二日,王师爷跑了几处书坊。
也是运气,周楠的诗词确实作得极好,已经将同时代的其他作者了下去。
他的作品集子很多,连带着参加乡试加试还有乡试时的考卷也被挖了出来,与以前流传出去的八股一道,刊印成集,足足有五十多篇章五万多字。
看到厚厚的一本集子,王师爷哭笑不得:这泥马也太多了点吧,周子木竟然如此高产,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状元公呢,王元美为了替他这个得意门生扬名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原来,这些章都是周楠当初在王世贞那里一天一篇八股时的作品。
王世贞为了栽培这个门生,每当周楠写出好章便会遍示于众,甚至自掏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