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问道。
大唐的几大边镇,都有地盘大,人口多,离中枢较远的特点,安东,安西,岭南道,南中之地,任意一个地方的主官要是生了异心,都不是那么好控制的,至少要开启一次数十万人规模的全国性的战役,才能平灭,有时候,不是百姓有多想造反,而是现管的官员权力太大,刺激了他们的野心,然之后,他们会用各种手段,煽动百姓跟着自己造反。
历史上的唐朝,就是外重内轻,导致了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情况出现,由盛转衰,要说李隆基有多昏庸,让当时的河北幽燕之地的百姓都活不下去吗?未必,但是,现管的节度使安禄山,史思明,轻易的就能让属下的军队,百姓跟着自己起事,这就是因为,他们主掌了当地之后,当地他们说了算,不好的方面,都是朝廷和皇帝背锅,好的方面,都是自己的功劳。
当大唐强大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外部其实根本无法战胜它了,但是,内部却能轻易的破坏它,使它走向衰亡。这一点放在那一朝,其实都通行,这个民族有最吃苦耐劳的百姓,一般情况下,只要当权者自己不作死,就不会死,往往就是内部的贪污**,土地兼并等问题,害了整个民族。
孙享福笑了笑道,“刚才臣说,依赖科学技术可以帮助统治,其实,在应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也依然奏效,中枢,除了可以对边镇实行军政分离的体制之外,还需要对边镇,保持绝对的,让他们生不起反叛之心的武力优势。”
在后世,一个大国,总统通常会掌握核按钮,这就是绝对的武力优势,反观大唐,边镇之地的军士,装备与中枢无异,全部都是铁甲钢刀,而且,还比中枢占据一定优势,那就是马匹,船只方面,他们可以比中枢更强的机动力方面的优势,毕竟,关中到处都是田地山林,不可能养太多马,而安西大都护府,安东大都护府,定襄道的优质好马,比关中的十倍还多,岭南的海船,也是关中的好几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