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过了半天时间之后,秦王稷才从对匈奴人的怨念中挣脱出来,勉强平复了一下心态,对着面前的几名秦国大臣道:“如今之计,该当如何?”
这些秦国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的集中在了范睢和太子赵柱的身上。
在场的人除了范睢之外,每一个都在秦国政坛至少混了十年,对于秦王稷的心理可以说是揣摩得透透的。
这样的一位君王,心情好的时候可以趁机发表一下意见,就算意见不太靠谱、不是很合秦王稷的意,秦王稷也不会发火,顶多就是不咸不淡的说两句,要是意见靠谱的话还能够得到丰厚的奖赏。
但如果在秦王稷这般盛怒的情况下还要强行出头的话,出的主意靠谱还好,但凡稍微有点不靠谱,那说不定就要人头落地了。
让秦国大臣们感到非常蛋疼的是,自从长平之战失败之后,秦王稷好心情的日子比起坏心情的日子来说,简直就是微不足道啊。
如果说发一次火会减少三天寿命的话,那么以秦王稷自长平之战后的发火次数,估计都够减上一年寿命的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秦王稷一发火,除非相邦范睢或者太子赵柱之中有人先跳出去趟雷,否则的话其他的秦国大臣们是绝对不会开口的。
对于这一点,范睢和赵柱当然也知道得清清楚楚,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所以早在秦王稷还沉浸在怒火之中不可自拔的时候,范睢和赵柱就偷偷的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
范睢这边没什么表示,倒是赵柱轻轻的摇了摇头。
所以在秦王稷提问之后,范睢便当仁不让的站了起来,对着秦王稷说道:“大王勿慌,以臣之见,此刻尚未到事态紧急之时也。”
秦王稷一听这话眉头就是一皱,差点就要开口喷人。
不急?
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