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商业活动是如何的发达,人们是多么深刻的体会到了“想要富,做生意”的道理。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
这个时代,邯郸、陶邑、临淄、洛邑等中原大城之中商贾无数,豪富者如当年的吕不韦甚至有“素封”之称,也就是所谓“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
像吕不韦这样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们,虽然并无王侯之实,但是所享受的东西几乎和王侯们相差无几。
商人们的崛起,对于农民和工匠们来说或许并不算是一个坏消息,至少让农民和工匠们实在活不下去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出路。
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统治阶级“士”来说,那就完全不同了。
士农工商,这里的士指的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既可以指寒门士子,也可以指高门贵族。
商人们一旦崛起,那么他们理所当然的就希望通过自己的财富来获取权力,这就引发了“士”这个阶级的不安和敌视。
在士人们看来,商贾的大行之道导致农人和工人们不安其业,是一种削弱国家的实力而让商人的腰包更鼓的行为,是必须要唾弃的对象。
而对于以法家思想治国的秦国来说,商人更加是让人不欢迎的存在。
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原理很简单,便是只给平民们上战场搏杀赚军功这唯一的一条出路。
如果商贾大行其道的话,就等于是给平民们另外一个出路,平民们只要去为商贾们打工就能赚钱,还提着脑袋去战场上面拼命干嘛?
所以秦国对商人的压制是最严厉的,对于商人的歧视也同样是深入人心的。
这也是秦朝的统治最终难以为续的最根本原因,绝对的自由在任何时代都做不到,但是无论在任何时代,平民们都不应该只有一种选择。
吕不韦之所以在结好阳泉君芈宸、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