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战国赵为王 > 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况赠计(第四更)

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况赠计(第四更)(2 / 5)

谓的稷下学宫,也只不过是将孟子当作一名咨询的客卿罢了。吾等本以为华夏学宫会让这情况有所好转,但事实却并没有和吾等所想象的那样,反倒是墨家还进入了华夏学宫之。”

“以此看来,无论是齐国还是赵国,都并非儒家发展的好地方。若是此次能够成功帮助到楚国的话,那么楚国很有可能便会成为第一个支持儒家、接纳儒家、以儒家理念治国的诸侯国,这样的机会我等若是错过的话,必将会成为儒家之罪人也。”

虽然荀况一直被批评为是儒家的异端,但他毕竟仍旧是一名儒家的领袖,在这个时候所思考的也同样是儒家的利益。

几名儒家的祭酒一听荀况的这番话之后,不免都有所意动。

虽然一直以来儒家和墨家都被并称为“儒墨显学”,但是事实这两家其实从来都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得到彻底的支持,反倒是原本声名不显的法家早已经在三晋和秦国之扎根开花,并且结出了灿烂的果实。

战国时代的几位霸主国之,秦国、魏国和如今的赵国之所以能够崛起,和法家思想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儒家一直以来选择支持的对象是齐国和鲁国,鲁国是个渣渣现在还被灭了不用说了。

齐国国君们虽然创办了稷下学宫并且让儒家成为了稷下学宫之的第一大派别,但其实也只是把儒家当成了一个工具,从来没有把真正的把儒家当成一回事。

即便是当年大名鼎鼎的孟子在齐国的时候,齐国国君们都没有采用孟子的建议,最终还把孟子给气跑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家其实是非常迫切的需要一个国家的支持需要证明自己其实并不其他的学派,尤其是不法家要差。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荀子说出楚国对于有可能会因为这一件事情而彻底的倒向儒家之后,立刻得到了这些儒家祭酒的同意。

有人开口说道:“既然如此的话,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