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患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所以必须将这些胡人子民慢慢的教化,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赵国人”这个身份。
对于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胡人子民来说,什么圣王文教那就是扯犊子的东西,让一群从小就骑马射箭的孩子去提笔写字之乎者也,这不是扯淡吗?
那该怎么办?
其实早在赵武灵王时期,这位雄才大略、堪称前无古人的赵国君王就给出了答案。
“胡骑行动飘忽,若欲驱逐之,或臣服之,非徒兵足以胜任。”
在这之后,赵国就开始一代代的在草原之上推行起同化政策来。
由于赵军的强大,几十年来一代代胡骑不停的加入赵国大军之中作战,在这个过程中胡人们也开始加速的融入赵国。
对于草原上的子民来说,他们并不在意自己是赵国人还是匈奴人还是林胡人或者其他的什么人,只要能够活下去,能够成为强者,那就够了。
也正是在这一代代的同化之中,这些胡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慢慢的像赵国人靠拢,而赵国人通过胡服骑射的改革更是大大的拉近了和胡人之间的差别,赵国也由此成为了胡汉融合的最佳范本至少在战国时代是这样的。
和匈奴、东胡乃至后来历史上草原上的诸多霸主相比,赵国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文化。
正是因为有文化,所以中原王朝的华夏文明才能够一直不断的持续下去,而北方的大草原上只能够崛起一个又一个的彗星,或短暂的数十年,或稍长的数百年,但终究也逃不过一个黯然谢幕的下场。
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渗透其实是非常厉害的,这从李牧面前的这一切都能够看得出来。
这些胡人孩子们说话的方式已经开始像赵国中原地区的说话方式靠拢,他们的心中心心念念的就是加入具装甲骑兵成为一名赵王的英勇士兵,他们的父母现在已经开始慢慢习惯了居住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