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战国赵为王 >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赵丹的杀机(第二更)

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赵丹的杀机(第二更)(1 / 4)

税赋这种东西,在战国时代已经不少见了。

之所以如此,那当然是因为战争对于各国国库的威胁,迫使各国国君得想办法开源获取更多收入。

公元前594年由鲁国开始推行的初税亩,是华夏历史第一次承认田地的私有化,并以此作为依据对拥有田地的子民们进行征税。

随着战争的不断进行,各国的军队数量也在不停的膨胀,随之而来的财政压力自然也加大,因此商业理所当然的也被纳入了征税的范围之。

如今赵国的商业税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屋基税,第二种是将店铺开在市场之内的营业税,第三种是经过各种关的过关税。

为了征税,赵国设有田部和市部、关部等部门负责平时的管理和具体的税收。

当年赵括的父亲赵奢曾经在田部出任小吏,并且以铁面无私敢和平原君赵胜对抗收税而声名鹊起,得到了当时国君赵惠王的信重。

在这三种税收之,营业税和过关税是大头,但由于这些年来诸国纷纷被赵国消灭,所以经过赵国边境关隘的商队数量由此大为减少,但是营业税却因为疆域的扩大而不停的涨,成为了如今赵国最大的商业税收来源。

赵国的营业税有过多次变动,直到赵丹刚刚登基时,由赵丹的母亲赵威后在和赵国重臣们商议之后,定在了十五税一。

所谓的十五税一,也是各大商家需要将十五分之一的营业额交赵国,也是6.66%的征税。

如果再结合屋基税和过关税的话,基本来说三项相加的税收平均应该在十税一,也是10%左右。

只有一个部门例外,那是赵国少府。作为国君的私人财产,少府及其麾下所有资产、工厂等都是不需要缴纳任何税收的。

这些税法已经平稳的实施了十多年的时间,从表面看,似乎并没有产生任何的问题。

但是问题在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