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吴去安河的时候,和青锋农机厂的技术科长聊过,听他说,秦总在材料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且不拘泥于某一种材料。几乎是个材料学的通才呢。在他们公司内部,有很多搞材料的专家,但据说水平最高的,就是秦总本人。”
“这么说……咱们真的可以请他给咱们的研究做一些指点?”许国权犹豫着问道。
谷沁园道:“我本来就是这个想法,谁知道所领导对小秦不放心。不是说他的政审材料没问题吗,我们完全可以吸收他参加咱们的研究工作的。”
许国权点了点头,道:“嗯,那好,谷工。你可以和小秦这边多交流一些,尽量吸收他的好的想法。至于其他几个研究室,我给科工委方面再打一个报告,请示一下。如果科工委同意,咱们就聘请小秦当咱们所的材料顾问,让他全面地参与所里的科研任务。”
军工部门聘请地方部门的科学家、技术员参与研究,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如陈贺千这样的专家,都是在科工委挂过号的。不少高度机密的项目也会请他去参与讨论。许国权此前觉得秦海毕竟是体制外的人员,而且名义上也不是科研人员。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所以没有打算让秦海参与所里的研究工作。
这一次真正见识了秦海的本领,许国权才发现自己错了,于是赶紧向科工委重新打报告。科工委方面早就调查过秦海的底细,确认此人在政治上没什么问题,因此马上作出答复。同意70x所聘请秦海作为兼职研究员。
这样一来,秦海就真正获得了参与科研工作的资格。在许国权的安排下,他先后参加了好几个研究室的材料科研会议,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超前十几年的见识,他屡屡能够对研究人员们面临的难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让全场的人员叹为观止。不出几天,“秦总”的称呼就被“秦工”这个更为接地气的称呼所取代了,即便是所里那些一向眼高过顶的技术大牛,说起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