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这次谈话让秦海对于入股玻璃厂的事情又多了几分信心,他相信,只要产品的工艺设计问题得到解决。再加上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那么由张钊当厂长、苏长亮当总工程师,再从大秦集团里派一个财务总监过来,这家玻璃厂应当是能够迅速起死回生的。
完成了所有的考察之后,秦海通过长途电话与宁中英和宋洪轩进行了沟通,提出改造汉屏玻璃厂、转产微晶玻璃的设想。当然,他没有透露宁默与这件事情的瓜葛,否则以宁中英的觉悟,没准就要坚决反对这桩投资案。顺带把宁默狠狠地尅一通。
进军玻璃领域,是秦海与宁中英他们商量过的集团发展方向,现在秦海能够在桐江找到一家有生产基础的玻璃厂,对之进行兼并,宁中英和宋洪轩自然没什么意见。对于秦海的投资眼光,宁、宋二人一向是非常佩服的,他们除了提出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之外,对于投资这件事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一切准备就绪。秦海给马亦平打了一个电话,通知他自己将代表集团与汉屏县商谈投资玻璃厂的事宜。请马亦平联系县里的主要领导出面洽谈。
“秦工,你希望县里派什么样的领导来洽谈?我们招商局的局长行不行?”马亦平在电话里问道。
秦海说道:“我们要投资的数额比较大,只怕有些事你们局长做不了主吧?”
“有多大的数额?”马亦平问道。
秦海道:“不少于1000万元吧。”
刚才接秦海电话的时候,马亦平手里正端着一杯水准备喝。听到秦海报出来的数据,马亦平手一哆嗦,一杯水结结实实地全洒到了裤裆上。看起来很是香艳的样子。他顾不上去整理仪表,只是抓紧了电话,急切地问道:“秦工,你慢点说,你刚才是说……你们有可能会投资1000万?”
“我是说。不少于1000万元。”秦海不耐烦地纠正道。
“这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