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完瞥一眼顾琰,这个小堂妹到底是想到了这么深远,还是误打误撞?
太夫人还是一阵的迟疑,“用媳妇嫁妆乃是败家的征兆。”
顾琰心道:老太太还挺古板的啊。不过,大户人家的太夫人不古板才稀奇呢。这样也挺好,比某些人家的婆婆不遗余力的算计媳妇儿的嫁妆好多了。
顾瑜看一样顾琰,后者有把柄在她手里,只得继续敲边鼓:“祖母,不是啊。这是给各房发财的机会嘛,哪里是用媳妇的嫁妆了。她们投入多少,回头就收获多少。当然,高回报总是伴随着高风险,如果怕亏本那就不要参加了。”海上贸易啊,怎么也有三五倍的回报吧。这些年一直被梁国公府垄断着,可谁让人家掌管着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出海经商的人才又得到宫里的信任呢。不知多少人家想参一脚呢,估计家里人也都眼红着呢。用公中银钱,到时候真的是八成都归了嫡长房。现在可以参股,应该会很踊跃才对。
看来自己的二百两不用掏出来了。她也是为了表明没有跑路的意思才愿意拿出明面上所有的积蓄来的。真要拿出去了可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的。要知道,等到这一次的丰厚回报回来的时候,她多半已经在千里之外了。
太夫人看一眼顾琰,有些怀疑她说的是顾瑜教的,不然怎么能说得这么头头是道的。不过,的确有些道理。
“林家、秦家、孙家,哦,还有老四家的娘家,他们也会想趁机掺和进来。那我可得定个上限。一房最多只能拿一万两出来。”一万两估计各房凑一凑也能凑到,既然如此就没有便宜娘家的说法了。梁国公府也不能就此说他们引进了别的人家。
顾琰和顾瑜对视一眼,知道太夫人是同意集资的想法了。顾瑜对小堂妹很吃惊,居然能想到集资上去,甚至风险投资高回报这些也都明白。不过她也只以为是太夫人教导的。这些她出嫁前也是受过训练的。只不过,小堂妹又不像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