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
“文章,经国之盛事,自然不可等闲视之。待此事完毕,这处便是文化圣地。还可以派做其他用场的。怎么可以太过简陋?”
顾琰点点头,你是总裁你拿主意就好。
“五哥,我墨香苑那些举人,你要不要看看有没有什么能给打下手的?”顾琰给了举子们抄书和编书的工作,算是给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可以体面的备考。那些举子心头还是很感念她的。
如今通过她各种途径的努力已经弄出了一栋藏书五千多册的藏书楼,还在努力四处搜寻新书。墨香苑的人都给办了借书证,交押金就可以借回去看,也可以进去看。
贵女书院的人也有同等待遇,不过她们都没有借回去。因为她们各家藏书也不少,而一些极其珍贵的顾琰又没有开放外借只能在藏书楼专辟给女子的地方借阅。连抄写都不准抄写的,物以稀为贵嘛。
至于义学,也有一个规模小些的藏书楼。都是外头可以买到的书。但是农家子弟一般没那个闲钱。于是允许他们誊抄。没法子,雕版也需要时间。如今只能先顾着教材还有诸子文章、秦汉六朝隋唐的一些传世佳作。这都还忙不过来呢,其他的就只能靠好学的学子自己动手抄了。也是给他们练字的机会嘛,义学里提供笔墨纸砚的。
再有,以后她也不打算多多的印刷然后发放。只免费发给成绩好(前一百名)的学子。来得太容易了兴许就有人不会珍惜了,拿回去糊窗纸或者烧火都有可能。毕竟义学里大多数人就是冲衣食都有人管来的。再是宽进严出,每月把成绩最末等的三人请回家吃自己,也难免还是有不是真心爱读书之辈在里头混日子。
本来顾琰还琢磨着给墨香苑的人再寻摸些活儿。藏书楼的基础打好,的编纂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原本想着就这么养着养到明年进场考试也不是不行。但是既然渝王这里有更好的去处,双赢的事儿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