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呢。再如何不是,都是父母。啊呸!可是,还是不能不顾忌那些人的说辞。
顾玺不懂那么多,不过还是乖乖点头。
顾琰看他如此维护钱氏,让人替他把脸洗了送到老宅去。罢了,她和钱氏也没有什么直接冲突。如果钱氏在给老太太守满三年孝之后能够懂得什么叫做谨言慎行,看在顾玺份上,就让她回京亲自照看儿子吧。当然,还是得派人看住她。
“来人,给王管事家送百两纹银去。他家小子丫头,看他有什么打算,不离谱就满足了。这几年,着实辛苦他了。”要让渣爹那里没有任何对她不利的言辞传出,要看着他不着了人的道……说实在话,整天面对那样的极品,顾琰自己是受不了的。
晋王称病,皇帝没派太医,王府就有自己的太医。他把明晖派去了。
明晖下了马车站在晋王府门前,也是好生感慨。他作为晋王府上的客卿那段时日,也是时常造访这座王府的。十二年过去,简直是沧海桑田啊。当日聚在他那破败小道观里的两个少年没想到境遇会如此翻转。只不知当年那份让人艳羡的兄弟情谊还留存有几分。
晋王就是有病就是心病,这一点世人皆知。皇帝派明晖来自然不是给他瞧病,所以落座看茶之后,晋王便道:“把三公子抱来。小儿生来便体弱,还请国师替他瞧瞧。”体弱,但却不算多病。这不能不说晋王妃照顾得好。当然,不用她事事处处亲力亲为,但几班倒照看的人却都是她一个一个仔细找来的。
明晖点头,皇帝派他来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了。他瞧着晋王这模样,还算淡定,心头也不得不佩服几分。很少有人在得失之间能够保持基本的风度的。
晋王没和明晖说别的,跟他讲起了养儿经。因为别的什么都不好讲,就只有说这个了。不然呢,叙旧还是发牢骚?一叙旧就不能避免要提到萧允和顾琰。发牢骚就更不行了。二者都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