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159章兵马未动

第159章兵马未动(10 / 14)

营中的火器工匠提过现代火器和子弹地一些原理,不过以那时的工艺水准和火药显然还无法做到。

杨凌迫于无奈,才大力发展一窝蜂的火箭发射器,这样在城市近战中他的军队也足可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了。这时听了火者亚三地话。他忽然想到,莫非这位传教士会制造更先进的火枪?

杨凌转身笑问道:“教士先生可有甚么高见?”

火者亚三自从知道他的身份,就知道自已能否被大明朝廷认可,公然在大明传教几乎完全取决于眼前这个人了,是以上前一步,立刻卖力地解释起来。

可是他的中文水平有限,说些平常的社交语言还没问题,一涉及专业术语。有些话就语蔫不详了,火者亚三急不耐,瞧见旁边一个番子背着一枝火铳,便向他要过来,端在手中向杨凌解说。

那时明军使用的火铳又叫火门枪。火门枪结构很简单,发射一般需要两个人,一个装入火药,椿实。再插入铁弹或铅弹,然后用烧得红热的金属丝或木炭点燃火门里的火药,从而将弹丸射出。

这样好整以暇地发射方式自然不适合战场上千军万马混战的的场面,后来就改由一人操作,不但射击间速更加缓慢,而且士兵一手持火铳,一手持引火物,根本无法瞄准。

火者亚三说的方法是用一根可以缓慢燃烧的药捻来引燃火药。只须一个很简单地击发装置便可,改造起来并不难。

这样士卒就可以双手握枪,准确度大为增加,而且那种加长的特制枪管可以装填更多火药,发射的弹丸产生旋转力,射程和射击速度为之大增。

柳彪身边几个教授火枪的老兵大多身兼工匠职责,一听火者亚三嗑嗑绊绊说出来地方法,脸上不以为然的神色顿时一扫而空。

杨凌对他口述的机械还是不太明了。不过觑见那几个军火工匠的神色。已知道火者亚三所说的法子必定可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