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眉飞色舞地道:“待朕从边关风风光光回到京师,民心立定,如果朕连自已地疆土都不敢踏足,才真是颜面丧尽了。他们能从三五侍卫中将爱卿劫去。就能在千百甲士中伤了朕了?若有那本事,他们大可闯宫劫朕,朕这江山也该拱手相让了,躲在紫禁城中就安全了?”
杨凌苦笑道:“想皇上出京,亲履边关。视察民情、结交藩属,做一个千古圣君,本是臣的心愿,可是皇上一身系于天下。臣可真的是余悸未消”。
正德嘻皮笑脸地道:“余悸未消就慢慢消,这京还是要出的,朕带三百大内侍卫,再有你地数千铁甲,倒要看看还有谁能伤朕”。
他说到这儿忽想起一事,喜孜孜地说道:“对了,杨卿果然眼光独到,前几日有些言官上书指责杨一清、王守仁空自拥兵十万。却闭城不出,任由鞑寇嚣张肆虐与城外,爱卿却说他们此举必有所图,朕听了才没下旨促其出兵,只将弹劾奏折批转杨一清,叫他上折辩驳。
昨日杨一清的奏折已递进京来,他们果然另有所图,呵呵。这两人胃口不小呢”。正德边说边在炕桌上翻了翻,没找到那张奏折。便道:“鞑子出兵,一向是以战养战、不带给养,事实上他们也没有给养可带,所以打仗必如疾风暴雨,务求一击必中,目的不达便转攻他处,却不在一处耗时过久。
这一次他们攻城掠地,劫掠了大批钱粮,杨一清却不给他机会逃去,死死咬住,将他们耗在大同左近,鞑子七万大军,人吃马喂的,如今已将从咱们这儿劫去地东西全耗光了。
他们今年出兵劫掠,不但不能给部族以给养,出兵时还用尽了存粮,回去后恐怕得杀牛马才能渡过严冬,势必元气大伤。这个杨一清打仗不只想着眼前,眼光能有如此长远,果然是个将才。
前两日王守仁守官屯,苦战一日后丢盔卸甲,故意大败而逃,丢下粮秣给鞑子,那些饿兵匆匆埋锅造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