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回到明朝当王爷 > 第190章镇羌战事

第190章镇羌战事(11 / 13)

面面相觑,杨凌摇头道:“这个……想是路上耽搁了,我们还不曾接到京中邸报”,他说的有点儿心虚,皇帝就在军中,奏折进了京也只有三大学士才看得到,正德又是秘密,恐怕除非十万火急的大事,三大学士也不敢派人将奏折送来呈给皇帝,以免泄露了消息。

杨一清道:“哦,苗公公和总兵许泰一起……”,他说到这儿忽地闭嘴,压低嗓门道:“等进了关楼再说,苗公公和许泰所执行的军务极其机密,不宜太多人知晓。”

杨凌会意地点点头,关口下扶助伤兵、清理战场地士卒仍在忙碌。杨凌又道:“杨总制,分化伯颜、火筛,消耗他们粮草地目的已达,近期应加紧攻势,将他们赶回去,眼看着再过个把月,春暖雪融,百姓也该耕种了。不可拖着他们在此耗战。”

杨一清颔首道:“杨钦差说地是,本官也正在考虑此事,不过暂时还要拖住他们几天,原因嘛,呵呵,亦与方才那件事有关,我看这几日消息也该传回来了。再拖下去我也吃不消呀。

三关数百万人口,还有十余万大军。至于战马消耗的粮草更多,备军屯田如果因为战事拖延了,仅靠朝廷地辎重粮草,朝廷负担不起,军民也要饿肚子。这是大事。”

杨一清身为三关总制,不只要负责战事,有关军政、屯田事宜都要负责,官兵屯田每年可以就地解决大量口粮。其重要性不亚于作战。

杨一清说到这儿不由叹了口气,他是三关总制,手下的兵马由大同、太原、宣府各镇总兵构成,这些长期镇守边陲的骄兵悍将,哪是那么容易听话听教的?

前些年大同总兵苛待士卒,这群打起仗来悍不畏死,却不怎么敬畏权威的官兵就作乱把总兵官给宰了,乱哄哄的一通闹。回头朝廷想抓闹事的人都找不到。

杨一清是文官出身,但久在军中,早知道军队是个相对独立组织,在军中最讲威望、资历、地位,要么战功卓著、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