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安危。
当然了,那狱卒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对杨璟也就越发客气起来,对于从地方基层做起,剿灭过白牛教,笑傲过江湖,又走过庙堂,上过沙场的人来说,想要在诏狱里混得好一些,并不是甚么难事。
在进入诏狱的第五天,杨璟终于从狱卒那里,知晓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
琼林宴照常进行,并未受到影响,而杨镇和董登州的案子,也只在官场之中小范围流传。
朝廷对外宣称,在排演期间,杨镇和董登州违反规矩,致使榜眼谢英棠意外身亡,探花郎温如玉顶上了榜眼的位置,往后顺延,其他名次也一并提升。
作为补偿,谢英棠的家人得到了抚恤,并准许其家中一人,特赐同进士的出身,并尽快补位八品的官职。
种种举措,似乎都在将这件事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后便传出官家对新科状元的观感不差,说不得真的会将状元郎招为驸马的消息。
但很快就传出消息来,说是殿中侍御史丁大全联合诸多台臬言官,弹劾右相兼枢密使董槐,说董槐仗势欺人,以整顿纲纪为名,大肆打压清正官员,扶植党羽,特权谋私,图谋不轨!
众所周知,董槐是个实干派,作为权相,董槐的权柄越来越大,也有人说他已经功高盖主,引起了官家的忌惮。
稍后又有消息传出来,说是杨镇并非主谋,真正的主谋乃是董登州,而针对的并非谢英棠,而是想在集英殿中做手脚,想要趁机谋害主持琼林宴的大宋官家!
甚至还有人说,此事经过复核之后,已经得到了大理寺的证实!
当然了,这些都是小道消息,狱卒也不可能知晓其中内幕,杨璟也没奢望能从狱卒口中得到确切的消息。
他知道狱卒便是舆论大众的一员,从狱卒得到的消息,或许无法得知真实的情况,却能够察觉到舆论的风向,而舆论向来由朝廷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