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百态的朝政,自然就需要自己出主意了。自己只需要耐心等待就好。
这种等待,他起初以为会很久,然而没想到,殿下开始诡异的调动和安排后,竟然在一个月后登基为帝,君临天下,这期间种种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但并不妨碍他开动脑筋,为自己谋划。
他得知朱由校事成之后,便日日派人进京打探下次,甚至都派人到了天宫作坊,询问镇守那里的骆养性。在了解了一番大消息后,尤其是朱由校登基时所说的革新之言,他的脑海中便徒然冒出了一个主意。
细细思量后,觉得十分可行后,他顿时激动起来,这肯定会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啊!满心欢喜的他一直苦苦忍耐着,终于等到了这一封宣他进京的诏书。
不过汪文言也不是鲁莽之人,他自然知道皇帝最关心什么,一接到命令后,他便命人将这些年盐场建设生产,港口,船厂,修路,各方面的技术资料整理打包,并带上相关方面的大匠一起进京。
至于这里的建筑队的港口建造、盐场的生产和船厂的运营,自然是分别托给了刘斌、丁勉、罗清三人。他自己则带着一长串的马车进京,直奔皇宫而去。
而此时的紫禁城,正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批批的太监在羽林军的押送下,登上马车,送往京城西郊的天宫作坊,到了那里后,他们很快就将投入到作坊的扩展当中。
随着太监的逐渐清空,整个内廷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无数部门被裁撤,或是合并或是弃之不用,后宫当中,政治的成分逐渐减少,生活的成分逐渐增加,整个紫禁城按照朱由校的意见,朝着适宜生活居住的方向发展。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宫廷内这样繁忙的景象将会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太监迁走了后还有大量的宫女要放归,宫女走了之后还有医院要搬迁,等到这里清净下来后,朱由校还要对整个紫禁城重新检视修缮一遍,红丸政变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