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做,不需要在多生事端。
等等之类的理由,他罗列了一大堆。熊廷弼在历史上以口才著称,其表现得当上称之为一个纵横之士,这种特点反应在文采上,也是极其的油滑而又正当,粗看起来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
但不尊内阁命令就是违抗上命,不管理由在怎么漂亮,都掩盖不了这个事实,这也是徐光启大发雷霆的原因。
“不光山东如此,其他几个省份也有文件送来。”朱燮元同样拿出一叠文档,然后按个念了起来,他并不是从头到尾的念,进士的尿性他是深知的,他自己也是如此,在开头一定要炫下文采,写一大通的废话,正文往往是在最后一段。
他拿起奏折后,直接就是从最后看起,然后一一念出来,让在座的其他阁老都听听。听着听着,在座的几乎所有人都皱起眉头来。
大明一十三个内陆行省,奏折堆叠如山,但几乎没有一州县的理由都差不多,什么民间沸腾,不好开展工作,什么士绅反对,无法下乡,甚至有的奏折中隐隐点出,地方不稳,强行推动恐有有不忍言之事云云!
“要挟,他们这是要挟内阁。”徐光启听罢,再度大怒,竟然连土改的前期工作,丈量土地都推行不下去,甚至还说强行推动有什么不忍言之事,这不是要挟是什么。
其他几人也是如此。内阁八个人,哦不,算上现在躺在床上不能动的李汝华,是九个人,他九人虽然家中有着大量的土地,但在此时早就写信嘱咐家人,将家族中的土地全部报备到县衙去,随时等着分割土地。
在内阁一段时间了,几乎所有人的眼界见识都大涨,他们可是能够清晰的感受到,皇帝改变天下的决心。何况,想要致富发家,传承绵延,本就不是非土地不可,商号,哦不,是公司,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何况,陛下还许了他们三千亩土地的经营权,除了人头能够分到的土地,还能另外承包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