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农工商,国之四维,没道理让商人独自承担国家财税重担,而其他人无动于衷,如此长久以往,必然招怨言。况且,如今审批的政策颇多,明年内阁的动作也大,若是以今年商税的额度,明年不一定够用,故而老臣才写了这个奏折。”
徐光启说的颇有道理,朱由校也听得连连点头,商税只是征收了商业上的税收,还有其他大把的人没有在征收范围之内,比如技艺高超的工匠,公务员,军人,水手,这些人占得比例不小。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多,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去做商人的,其他工作也有人来干,此时出台个人所得税,正当其所。
“朕对征收个人所得税并无意见,只是有两个问题需要修改注意。”朱由校缓缓说道。
这番话让徐光启再度麻木,果然如此,他就知道,内阁制定的政策,没有一个是能一次通过陛下的眼睛的,每次都会被皇帝挑出各种各样的缺陷,没想到个人所得是这样简单的谁都也是如此。
“第一,就是个人所得税要设立一个起征点,大明百姓还是太穷了,若是无底线的征收,很快就会民不聊生,那些底层小吏压榨其百姓来,当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税收之原则,当行天之道,而不应入人之道,如此方才是正道。以富人之多余钱财,成国家之大政,恤底层之百姓,这才是税收之真谛。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起征点?天之道?人之道?”徐光启若有所思的咀嚼者,起征点倒是个好办法,既能让税吏原理那些毫无抵抗能力的底层百姓,而达到标准,通常都不是那么好惹,不是一些征税的小吏可以动的了的。
而后面的两句,则是将税收升华了,从本来的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理论层面,而这种理论,皇帝概括的十分贴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