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断的封丘城,已再不是什么进可攻退可守的雄关重镇,而是一座等待败亡的困城死地,若到飞虎军缓过气来,与朝歌的主力大军两面困塞,不出一月,西岐的十余万兵马便要烟消云散,死无葬身之地。
其实这个可能姜子牙也不是没有想过,他只是想不到黄飞虎真的这么大胆,这么坚决果断,想也不想就以一支千里奔袭的疲惫之师孤军深入。在他想来,就算黄飞虎俗避
实击虚的绕城而战,也应先到封丘城下察看一烟,在无计可施之后再退守布防或绕城而过,而绝不是现在的装作改道,行险而搏。若真是这样,他大可从容布置,以绝对兵势的饱健雄师痛击黄飞虎的疲惫之师,一战全歼,彻底消灭这支殷商王朝的精神支柱。
只可惜他千算万算,还是算漏了两占,第一,威武成王黄飞虎可不是寻常人物,而是刚敢果断,对战争形势把握得一清二楚的绝世名将,第二,飞虎军仍天下最精锐强横的无敌雄师,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并不是说就没有人做得到,因此,这仗他输得一点也不冤枉。
至于冤不冤枉,应该不应该,这些都是后话,眼前姜子牙最关心的事情就是突围,如何尽快获得粮草补给,他一口否定周公兵分两路,一边留守封丘,一连攻打飞虎军的计划,同时也否决了姬发全力攻打朝歌,行险一搏的提议。
因为他非常清楚,分兵决战黄飞虎,等于是慢性自杀,他绝不相信急于决战的十万大军能打下十万飞虎军镇守的城池,不,纵是尽起封丘城的十七万兵马,也绝不可能攻陷由黄飞虎亲自把守的城池,那么过得一头半月,等待西岐军的就只有败亡一途。
而姬发所说的孤军一战,也等于是飞蛾投火,只因纣王麾下除了黄飞虎的五万雄师,在朝歌城内尚有不下二十万兵马,以寡凌众,本就落于下乘,如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仰攻雄关,那实在就是自取灭亡。
因此,姜子牙决定撤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