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说1969年,满墙的口号和标语就一定要讲,一定要分析和联系。──同时,这些标语和口号放到1969年,我们一群小捣子可以把它看成符合我们游戏的一种气氛──当时那么看可以,但是30多年后我们再这么看就不行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想起我们的面瓜表哥也就是你所说的牛根表哥──如果我们要分析这满墙的标语,就一定要跟面瓜的人联系起来。因为:当时那些要血战到底和穷凶极恶的口号,到头来有几个在生活中是实现的呢?
敌人和朋友的问题,最后历史的发展是:敌人成了朋友,朋友成了敌人
打倒、火烧、油炸、活埋xxx的问题,最后历史的发展是:打倒的没有被打倒,火烧的没有被火烧,油炸的没有被油炸,活埋的没有被活埋,倒是那些在呼喊这些口号的人,后来都被打倒、火烧、油炸和活埋了
破与立的问题,最后立起的又倒下了,破了的又卷土重来
孩子斗老师,青年人斗老年人,30多年后,还是老师在管制孩子,老年人在压迫青年人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当年的革命激情,现在却成了一首卡拉ok
所以我们的老前辈呀:
时间不饶人
谁也不要太自信
你不要说改造世界,你能改造北京郊区的一片树林就不错了
……
──但是,如果我们让我们的认识这么发展和出溜下去,我们岂不又在另一个方面彻底否定了当年和我们自己了吗?如果说当年满墙的标语30多年后都成了谈笑玩世的卡拉ok,那么我们的自行车和煤车,我们的三矿和五矿,我们的样板戏和吕桂花,顷刻之间不也变得有些虚无了吗?于是我们对标语和口号的考察并不证明我对标语和口号有什么特殊的感情──谁都知道书写政治是吃力不讨好还容易失去先锋和后现代的意义,但是恰恰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