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种的一切都是遭忌的,所以由她的娘家在外面化了重币厚赂,请求左丞相许敬宗上表奏请易后。
这道表一上,没有一个朝臣反对,因为事实上大家都知道这是必然的事,那位王皇后实在也不够资格母仪天下,无论才华人品魄力气度,都不足以与武后相较的。
高宗年纪大了,色心未衰,依然喜欢跟年轻的女孩子鬼混,夫妇之间,也谈不上感情,对易后之举,居然也大加赞成,他真正的用意是武后正了名份,管的事情一多,就不太会找他的麻烦,由得他胡闹去。
视朝的事,他也不太认真,有时去一下,听听大臣们报告国家升平的盛况,过一下圣君的瘾,真正有什么麻烦的事,武后会预先着人通知他,说今天有事,朝议可能较长,叫他干脆在宫中休息,由武后在小朝房视事裁决。
那个小朝房才是真正决定天下大事的地方。
所用的人自然都是武后的亲信,戚党,她的两个侄子,武承嗣为右丞相,武三思为禁军都统领,代替了秦氏的地位。
后来许敬宗因为年事日高而乞休,左相一职由武承嗣入替,右相却用了个新人狄仁伙,这是个真正的人才。
武承嗣的地位虽然高于狄仁杰,但朝事取决,仍然是听狄仁杰的居多。
武后有一个好处,就是知人之明,谁有多大的能力,能赋予多少重寄,她十分清楚,她也不偏袒娘家的人,虽然把他们的地位提得很高,却并不纵容他们,国家大事,并不让他们糊里糊涂去乱整。
这要归功于王怀义的努力,他统率那一批神龙旧部,独自成立一个部门,专事调查各司官的操守与行政,只要他们有不法事情,经过呈报后,哪怕是一品尚书仆射,也是立加处置,或降或调,重则革职查办。
所以武后的理政是十分成功的,细察分明,奸墨者尽除,乃使天下无不歌颂圣德。
王怀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