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紫玉钗 >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17 / 62)

弄权,唯恐动摇根本而不愿意轻启战端。

幸亏汾阳王对自己很照顾,他那番理论固为有理,但郭汾阳用兵就是专门走险,为正法所不取。

有一次他只以五千人,面对敌方六万大军,对垒之地又是在平阳无险可守之地,这一仗没有打,几乎就已经注定了胜负,谁都没有认为郭子仪能胜。

连对方的主帅都如此肯定,所以布下营后,根本没把郭军放在眼中,通令传檄,限他在十二个时辰内,率众投降,否则一过限期,立挥大军进迫,鸡犬不留。

那正是讨史思明余部时,大家把投降的兵用来驱作前部,以阻对方的乱箭,所以死伤最烈。

郭子仪得到檄令之后,最好的办法是退却逃走,可是郭子仪没有退,他召集了一些将校,对他们晓谕道:“败退为临阵脱逃,你我身为将帅,都是死罪,投降则多活几天,到了敌阵,下次被驱作前部也是死,目前大势对我们是死多于生,只有一个死里求生的办法,就是向前攻。”

向前攻说来只是三个字,但谈何容易,以五千对六万之师,几乎也一定是死,但是郭子仪有办法他悄悄地带了一小半的人进行突袭,然后又叫一部份人绕过敌营,用树枝拖在马后。扬着骑尘,好象有千军万马来攻一般,传找几个身手矫捷的军士,穿上散兵的衣服,冒充敌军巡逻,在敌方的粮草营里放起火来。

三管齐下,同时发动,声势还真惊人。

敌军在仓促之间,既获急报,说有大批唐军来援,然后又知道了郭子仪前来突袭,以为郭子仪跟友军联络好了,前后来夹攻的,不敢迎战,仓猝溃散。

这是郭子仪最得意的一战,也是成名的一战,然而胜机全得于一个险字,而且这种事可一而不可再,也不足以为法,诸如此类的大大小小战役很多,郭子仪因而作了一番用兵的心得,藏在家中,秘遗子孙,李益是早年在郭威那儿看过的,大意无非是要后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