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建成封殷王,世子封秦王,三子元吉封齐王,四子元-封赵王。李靖封魏国公加元帅衔。
原来的恭帝封谯国公,另设采地,着他奉母自往封地去安居,总算把萧后也摆脱掉了。
只不过天下未定,战乱仍起,还有一些地方有群雄割据称王,需要加以讨伐的。
所以很多的官爵都只是暂时的,等真正天下一统之日,再行封赏,不过,李渊却把太子定为殷王建成,而命秦王李世民为都讨大元帅,负责征讨各路烟尘。
这是一个很有深意的举措,因为李渊知道秦王在武将中最得人缘,若是把别人去挂帅,这些武将很可能会不服而故去,那这新建的王朝还是不太安稳。
若是立秦王为太子,则建成元吉很可能都不会服,变乱立生,只有目前如此安排,才是省麻烦的方法。
当他宣布太子时,确是引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但听说秦王统领兵权之后,大家才安定下来,否则李靖那一起人就一个留不住了。
这种情形也使做太子的殷王建成很担心,但追於情势,他也明白世民在一般武将心中的地位,在自己没有一股足够抗拒力量时,只有暂作忍耐,但是将来必须要把这个二弟排挤掉,否则天下仍是无望的。李渊为大唐高祖神尧皇帝,改元为武德。群臣中最伤脑筋的一个人就是李密。
因为他也是一方之主,虽然兵败而降,但在金墉仍然有他的实力,闲置他,此人必不安份,放他回去更糟,只有晋封他一个王爵,让他保留住金墉的采地,但是却以政事须多借重为由,将他留在长安,更将自己的一个侄女儿嫁给他为妻子,赐宅第以居长安,实际上是便於监视之意。
李密虽是满心的不愿意,却也没有办法。总是个心机很深沉的人,知道势不由人,也就安定下来,慢慢地等机会。
不过,高祖也有件很痛心的事,那就是派到晋阳去接母的赵王李元-死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