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理论,不但被打成重伤,还送入官府,问了一个谋反叛逆之罪。
依大明律,谋反不但是斩立决、诛九族,如果主其事的官员够狠,用上了瓜蔓抄,一两万人,恐怕还不够宰。
这瓜蔓抄乃太祖皇帝所创建,由他儿子太宗【注】发扬光大,以后遂为朱氏子孙遵行不替的一项“德政”!整个大明朝,老是有国库空虚、粮食不足的问题;所以嘛,偶尔抄个一两千家,充实府库;杀个十万八万人,减少粮食耗损,对皇帝来讲,倒也不失是个办法。
注:明成祖原号太宗,至明嘉靖十七年始改成祖,本书年代,乃明洪熙、宣德年间,故称成祖为太宗,以符史实。
说了半天,这瓜蔓抄到底是个啥玩意儿,怎么这么厉害?
说得简单点儿,就拿这孙志远当例子好了:如果这家伙熬不住刑,画押供认了谋反之罪,这下可好,不但自己的九族无一幸免,就连和他住在同一村,每天早上卖馒头给他的老张,也免不了被抓去砍头。总之,只要一个村庄出了一个叛逆,恐怕全村之人,都会被抓去陪葬!太宗靖难之后,许多村落都成了一片废墟,全都是因这瓜蔓抄牵连宰杀所造成。
执行这项灭族行动的,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原名仪銮司,后改为此名,为上十二卫之一,原是职司维护皇城安全,太祖却用来侦伺王公大臣的言行。有一回,太祖老臣宋濂在家中宴客,隔天太祖问他:“昨晚请谁吃饭,吃了些什么菜?”
宋濂一一据实回报,太祖才说:“宋卿诚厚,从不欺我!”对这老头满意非常。由此可见,锦衣卫埋伏侦查的能力,有多厉害了!
锦衣卫的统领乃是指挥使,多半由王公贵族子弟担任,是个酬庸用的差,领干俸不管事的。真正的权力,在南北镇抚司手上,尤其是北镇抚司掌管诏狱,权力更是大得惊人。诏狱拿人,不须证据、不用审判,反正先抓了再讲。进了诏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