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揣摩着,一会儿说不得要拉下老脸,问科委宣传口子的工作人员,要一点照片收藏一下。
回去之后,也好让卡宁汉和约翰.钱伯斯看看:我儿子可是到了国外,也能跟外国的产业科技主管部门的人谈笑自若、并且受他们重视的!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服他接我的班!
嗯,至于是参加了什么座谈会,可以含糊过去。
八六三什么的,美国人肯定没听说过,哪怕你解释清楚了他们也会轻视。
那就跟卡宁汉他们说,这是一次“不亚于‘尤里卡计划’——也就是欧洲人对标‘星球大战计划’的计划的座谈会”!
蹭名计划这种事情,大家都会干。
王列被父亲鼓舞,也就洋洋洒洒说起技术细节来。他这人没什么开拓性,但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备好了功课来有的放矢,着实忽悠得人一愣一愣,以为“虎父无犬子”呢。
大伙儿非常礼貌地花了15分钟听王列说技术细节,说完之后,刚才提问的行政人员扫视了一圈全场,似乎在询问大家有没有什么看法,尤其目光在顾骜那儿停留了一下。
“张先生,小顾同志,我们对美国的产业界情况不太了解,不知你们二位有什么要补充的?”
“我是做半导体的,只为电脑集成商提供最好的芯片,这些不是很了解。”张仲谋率先置身事外。
“我觉得王先生说的技术细节,都对,非常精辟,对我也很有启发——个人电脑,乃至小型机、服务器,其操作系统在从封闭式系统向开放式系统转化的过程中,所容易出现的技术风险,王先生几乎都说对了。”顾骜中肯地点评了一句。
不过,王安和王列听了,却一点都不觉得放松。
顾骜这语气,明显是后面马上要跟“但是”啊。
连委里的那名行政人员都听出来了,主动追问:“但是呢?”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