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居于上风……”
公孙珣微微蹙眉,既没有反驳也没有附和。
其实,作为一个经常要跟鲜卑人打交道的辽西人,他曾经和自家老娘正儿八经的讨论过鲜卑的问题……但得出的结论是,在战术上要重视鲜卑人,毕竟人家一箭射来你是有可能真的当个死翘翘的。然而,从大的战略上来看却未必需要太重视!
因为按照公孙大娘所讲,鲜卑人积攒起力量扰乱中原的时候,虽然记不清具体时间,但无论如何都已经是一二百年后的事情了。换言之,最起码这一百多年间,鲜卑人本身是不足以如何如何的。
既然如此,这一仗是不是意味着会有个好结果呢?而且再说了,自己那族兄公孙瓒不也跑到上谷,然后试图参与进此战吗?他可是个有大气运的男人,这是不是从侧面再次说明了一些问题呢?
这一仗,说不定是有战功可捞的!
当然了,既然是想到了自家老娘,公孙珣却又不禁强行按住了自己的功利心,毕竟来时他老娘可是千叮嘱万嘱咐的让他不要冒险的。
“当然了。”刘宽也继续说道。“既然朝廷的意思,我也无话可说。而且再说了,本朝多有兵事,素来兵精将广,又有匈奴、乌桓等胡骑助阵,再怎么样想也总能全师而归的吧?而你公孙氏本就是边郡世家,文琪你更是早早显出了名将之风,既如此,我就想,正是朝廷用人之际,不如就让你去彼处锻炼一下,于兵事而言颇有裨益,于你己身而言将来前途也会宽广一些。”
公孙珣继续蹙眉道:“那朝廷具体何日出兵呢,老师到底又是如何安排的呢?”
“出兵尚早。”刘宽轻松答道。“这种大兵事,需要堆积粮草、磨砺新征召的士兵,还要提前安抚乌桓和匈奴人,让他们到时候舍得下力气,为师估摸着……最起码要一两年才能成行,甚至于两三年。”
听到这里,公孙珣愈发对此战信心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