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第八百四十六章偃师之争

第八百四十六章偃师之争(4 / 5)

孟公威同样是诸葛四友之一。而且他还是年纪最大

的一个,今年已有三十岁,但却是混得最凄惨的一个。

四友中诸葛亮不必说,在曹操麾下掌管京兆军政大权,虽然被颍川世家排挤,但有曹操的赏识和郭嘉的推荐,境遇不错。

第二个徐庶听说在江东也颇受重用,和周瑜为孙策的左膀右臂。

之前还有一个石涛给他略感安慰,但如今石涛在西域,也就是甘州同样成为了一郡之守,虽然赶不上诸葛亮和徐庶,但同样也是两千石的地方大员。

唯有他孟建,年纪最大,自问才学也不算差,但蹉跎十余年,才是一个偃师县令。如果没有对比的话,那还能安慰自己一番,但眼看着当年一起读书的

同窗一个个声名鹊起,孟建心中如何能平?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孟建是汝南人,算起来,离颍川也不远,勉强可以算做乡党,唯一的问题是他的出身。他是寒门子弟,否则放着颍川这读书圣地不来,去什么荆州?

可就是因为寒门出身,孟建一直得不到重用,这个偃师县令还是诸葛亮统领京兆以后照顾老同学,否则如今的他还不知道在哪个偏远之地担任县丞、曹

缘呢。

诸葛亮是好意,但孟建却不怎么愿意接受,他是有本事的人,难不成自己当个小小的县令还需要裙带关系吗?

张扬的大军还没有抵达偃师的时候,孟建就得到了消息。不过他并没有组织人手准备守城,而是返回了家中,询问自己妻子道:“夫人,晋王大军兵锋

已至,为夫该如何做?”

孟建的妻子姓蒯,没错,就是荆州蒯越、蒯良兄弟那个蒯家的族女,不过不是什么主支,而是旁支。

不过这蒯氏识文断字,见识不俗,自孟建成亲之后,遇事便多与这蒯氏商议,这次同样没有例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