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曹冲 > 第六卷 风乍起 第三节 擂台

第六卷 风乍起 第三节 擂台(6 / 9)

蔡先生门下的人太多,现在已经提高了要求,要考试,通不过蔡先生的考试,是不能跟蔡先生地课地。”

曹冲呵呵一笑:“怎么,岳父有意要将这几位大儒都纳入襄阳书院?”

蔡瑁得意的笑道:“当然,既然将他们请来了。怎么能白白的放他们走,我可给他们开了高价,愿意象宋仲子、綦毋广明一样任教的,我开他们千石的薪资,不愿专职在这儿干的,或有公务在身脱不了身的,我请他们来讲论,按天计酬,报销车马费,赠送印书坊最新的书籍。怎么样,条件蛮丰厚地吧。”

曹冲慨然叹道:“高明,这襄阳书院能有今天的热闹,与岳父的高明密不可分。”

蔡瑁摇头笑道:“这可不是我的主意,是小玉儿听荀家小姐的建议说的,她说这点钱虽然对那些有官职的并不在乎,但对那些贫苦的学人来说,却未尝不是个谋生、进学两不误的途径,果不其然,这个办法用了两个月。教师不足的问题迎刃而解。”

曹冲点点头,十分高兴。襄阳书院开始建立地时候,只有宋仲子一个人顶着,那些不愁吃喝的人一来是有官可做,二来觉得跟刘琮这样的木匠一起教书育人实在丢人,都不愿意到襄阳书院来,把个老宋忠忙得要死,后来把綦毋请过来帮忙才好了些。但也累得够呛。如今用这个法子既解决了襄阳书院的师资,又资助了一些不求仕途专心做学问的人的生活问题。倒也是个好事。他想起在益州也有不少这些甘心做学问的人,想着回益州之后是同样建个书院呢,还是把他们介绍到襄阳来。

“那个小王先生是谁?”曹冲指着那少年问道。

“王景兴的儿子王肃王子雍,这个少年不简单。”蔡瑁咂了咂嘴说道,“他比你大一岁,不过却已经兼通古文、今文经典,很有郑康成的潜质,可是他偏偏又不喜欢郑康成的学问,说是郑康成犹有不足,要自己另辟蹊径。他跟着王景兴到襄阳来,是为了向宋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