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出来的翡翠,归属权还是属于智玉斋的。有的人,不舍得自己亲手开出的翡翠,便以高价买了下来,委托智玉斋的师父帮忙加工。有的甚至直接把未经加工的翡翠,带回去留作纪念。凡是有资格参加翡翠盛会的,自然都是智玉斋的老顾客,谁还会在乎那几个购买翡翠的银子?
翡翠饰品,在张掌柜的操作下,悄然在京中的上层社会流行开去。京中的贵妇,经常因为在某某聚会中戴了耀眼的翡翠饰品,而大出风头。其他的命妇、闺秀,即使手头稍微拮据,也会咬咬牙,置办一套翡翠头面或镯子,要不然真不好意思出门参加宴会了。
不光贵妇、闺秀们较上了劲儿,就连朝中的老大臣,谁腰间要是挂了件翡翠挂饰,也会被投以艳羡的眼神。别人不说,靖王腰间的配饰,几乎隔上几天就会换一件,每一件无论颜色还是水头,明眼人一看就能察觉到它不菲的价值。
这些挂件,有的是王妃到店里帮他挑选的,有的是儿子送的,更多的是未来儿媳妇孝敬的。谁让他未来儿媳妇挑原石在行呢,每一块都能开出精品翡翠。打出来的翡翠饰品,总不忘送给他跟王妃一套。
面对同僚们隐晦看过来的眼神,靖王浑身像三伏天吃了冷饮一般,舒坦极了!有种:咱财大气粗,翡翠饰品戴一套扔一套的土豪既视感!怎么样?羡慕把?谁让你们没有生个好儿子,挑个好儿媳呢?
翡翠饰品盛行之后,智玉斋自然日进斗金,生意丝毫不比余记的药膳坊和美容养生会所差。用下金蛋的鸡来形容它,丝毫不为过。
不过,就是这么个能下金蛋的“智玉斋”,此时竟然上了聘礼单子。从小道得来消息的张掌柜,咂摸咂摸嘴,看来他很快就要换主子了。虽说,余家肯定不会占旭王殿下的便宜,会把智玉斋作为嫁妆再送回来。这一来一回,智玉斋可就改了姓喽!
不过,在张掌柜的眼中,未来主母是京中有名的做生意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