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直下到仁川附近。但是这份电谕也等于变相否定了李鸿章的保船制敌的计划,北洋水师必须从老窝出来,掩护海路补给船队直抵大同江口,从6上转运到叶志那里——至于李鸿章和徐一凡如何协调,该做怎样的具体补给计划,北洋是不是能和徐一凡和衷共事,这可不是天子该管的事儿。
当日下午,光绪摆驾太庙祭天祷祖,默祈祖宗神灵保佑。当日晚间,光绪诏告天下。日人凶顽,侵我宗藩,为社稷计,为万国公法所承认之中国朝鲜宗藩体系计,大清帝国自今日起,不得不奋起迎战,与日本处于战争状态。
~~~~~~~~~~~~~~~~~~~~~~~~~~~~~~~~~~~~~~~~~~~~~
啪的一声。徐一凡将朝廷转给他的电谕扔到了桌子上面。自从那次淮军进逼不成,反而委徐一凡为朝鲜北路会剿钦差大臣之后,作为让步,已经将电报线拉到了平壤,意思就是说以后朝廷有什么变动。一定会电谕告知徐一凡的禁卫军,就是想让徐一凡不要再无所约束地闹得太过份。
所以朝廷的电谕,这次徐一凡也第一时间恭读了。
回答这份电谕的,也就是一声冷笑。
“先战成欢,再战牙山,现在又整军回仁川…………一路向北。这还算是胜仗?李鸿章也是沉浮江湖多少年,怎么还看不明白这个?”
徐一凡隐约记得历史上面叶志讳败为胜,虚报了牙山大捷。虽然那个时候的历史他记得有点七七八八,不能太做数。可是这份叶志的战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对,哪有打了胜仗,还放弃了牙山这种屏障仁川的要地,丢了牙山,仁川已经无险可守,仁川再失去的话,汉城的两万五千淮军就只能指望徐一凡来收容他们,补给他们了!
楚万里也拿起这份电谕,颠来倒去似看非看地,嗤的一声笑:“朝廷可是信了,也煌煌对日宣战,咱们还说什么?至于李鸿章李老中堂,他现在是宁愿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