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1911新中华 > 第十三章 震动

第十三章 震动(3 / 4)

他们照常薪水。

大清朝连摇摇欲坠都谈不上了几乎就是在等待咽下最后一口气。

在风暴中心的雨辰浑然没有自己已经成为全国知名人物的自觉。每天除了在制造局办公三两个钟点就是扑在吴淞的练兵场上。辛苦操练他的中华苏沪革命军。他的眼光始终北望南京。

在这十来天里苏沪革命军已经大大充实。陈三爷他们从镇江带回来第9镇的散兵一千五百多人在上海也招募了以苏北难民青年学生为主的三千多新兵。各地来投奔的军官也有二百多人。苏沪革命军两个团已经完全编满。吕逢樵的教导营也扩充成了教导团。加上新成立的炮兵营全军已经有了7ooo余人装备非常完全。因为老兵的数字比较多加上新兵的热情高涨虽然总体来说训练缺乏但是已经很可以使用了。原来清朝的上海长江舰队也被改编成了苏沪革命军直属长江舰队除了十六七艘炮舰运输船之外还编了一个海军6战营。

另外在上海还有两个属于苏沪革命军建制的巡警支队每支队8oo余人。负责全市的治安维持。

说起财力上海本来就很富庶雨辰对接济湖北镇江两路说起来也颇为小气。他在大清银行勒索到了19o万两银子在制造局、关道、造币厂、铜圆局几个地方搞到了15o万两银子。另外在十天里也如数募集了3oo万元的军饷。除了拨出3oo万两银子成立了光复银行手头还有37o多万元的储备。

接济了湖北十万元镇江五万元。每天的开支不过三四万元也就够了。如果不管民政光养自己的军队那一天连一万元也用不了。但是雨辰还是整天哭穷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哪里还能生。

上海的民心已经沸腾到了一个高点天天都有人请愿要组织敢死队北伐。在上海军政府和咨议局的内部也有声音在询问雨辰坐拥一万精兵怎么就赖在上海没有动作?南京还有张勋铁良这种大敌坐镇怎么就能这么看着他们盘踞在长江的要害之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