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态航行数十个小时,或者在海面上航行十几个小时,用燃气轮机为蓄电池充电。
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一位艇长都会以潜航状态完成巡逻任务,在离开巡逻海域,也就是在返航途中再上浮充电。
简单的说,就是尽量避免在危险巡逻海域上浮。
大部分情况下,一艘大型攻击潜艇执行战备巡逻的时间都不会超过30天,一般回控制在28天,也就是4个星期以内。
正是如此,“南江”级在设计的时候,海军才提出了6节5000海里,也就是830个小时的潜航时间。在扣除28天的战备巡逻时间之后,还有大约15%的剩余电能,能够让潜艇离开危险海域。
只是这次,“乌江”号没有离开巡逻海域。
在快速潜航了3个小时,也就是跑出了差不多100海里之后,冉文强下令减速,而且立即进行了一次满舵转向。
接着,又放出拖拽声纳,以较低速度航行了一个多小时。
在确认后方没有异常的噪声,也就是没被其他潜艇跟踪之后,冉文强才下令收回了拖拽声纳,并上升到潜望镜深度,释放出超低频通信电台的天线。
这套电台是潜艇上最重要的通信设备。
道理也很简单,只有超低频电台发出的超长波信号,才能够穿透海水,把电文发给海面下的潜艇。
可惜的是,超长电磁波的穿透能力也非常有限,对潜艇的潜航深度有明确限制。
通常情况,潜艇执行巡逻任务的时候,会每隔2到4个小时上浮一次,并且释放出通信天线。
此外,超低频电台的通信效率非常低,
为此,发送的通常是一些指令性电文。
如果需要发送复杂电文,往往会用超低频电台发出指令信号,在潜艇上浮,至少是把通信桅杆伸出海面后,再通过其他手段,特别是通信卫星,跟潜艇进行联系,特别是发送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