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骆沙空军格外的强调mg-31的超音速飞行能力,就是希望能及时的拦截那些还没有发射巡航导弹的轰炸机。
在理论上,mg-31能以超音速飞行1400千米,再用r-37型远程空空导弹对100多千米之外的轰炸机开火。
也就是说,其拦截距离超过了1500千米。
显然,这个距离并不是巧合,也不是拍脑袋的决定。
不要忘了,“蛇矛”的极限射程也就只有1500千米,而且大量装备的前期型号,其实只有1000千米出头。
可见,mg-31就是针对巡航导弹载机研制的截击机。
在大型预警机的指挥下,地面防空系统同样能拦截巡航导弹。
按照帝国空军做的测试,在得到有效指挥的情况下,梯次部署的防空系统,能把巡航导弹的突防率降低到20%以内。
在理论上,像fp-95这类自行高射炮,就能够拦截在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
正是如此,要想让巡航导弹有足够高的突防率,得精心规划飞行路线,尽量避开敌人的防空阵地。
其实,在轰炸伊拉克的时候,帝国空军与海军就采用了这个办法。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巡航导弹在发射之后,并不是直接飞向目标,因此射程要比距离远一些。
为此,就需要让轰炸机飞得更近一些。
因为同样采用地形匹配制导系统,做为参照的数字地图,其实是由侦察卫星或者侦察机提供,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陆地上空,巡航导弹与地面的相对高度一般都控制在500米左右。
显然,这也制约了巡航导弹的突防率。
此外还有,必须在轰炸机升空之前就为巡航导弹装定好导航数据,因此轰炸机只能在特定区域内投射巡航导弹。
不是说必须在一个点上,而是得在预先确定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