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陆心海方向的威胁,反到不在迢曼帝国的重点考虑范围之内。
不要忘了,迢曼帝国在阿尔卑斯山的北面,而罗利王国是在南面,因此在陆心海的北岸登陆,再攻打迢曼帝国本土,就得翻越阿尔卑斯山,作战难度反到在前出北夕落洋,并进军北海之上。
只是后勤保障,就足够拖垮任何试图翻越阿尔卑斯山的军队。
阿尔卑斯山对防御方的价值,跟乌拉尔山相似。
可问题是,没法用同样的手段阻止梁夏海军从南夕落洋北上。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在陆地上被击败,那么西陆集团很有可能会在夕落洋的中部海域与梁夏海军决一死战。
这个时候,“火神”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进驻伊比利亚半岛,或者部署在属于斯班王国的加那利群岛,“火神”都能够攻击从南夕落洋北上的梁夏舰队。
有如此巨大的价值,迢曼空军没有理由不采购“火神”。
也就是因为有这么大的价值,迢曼空军才大量装备这种由布兰工程师设计的轰炸机。
问题总有两面。
迢曼空军大量装备“火神”轰炸机,还因为没有更好的轰炸机可用。
如果有“轰-10”或者b-1b这样的超音速轰炸机,或者是“轰-9”与b-52这样的战略轰炸机,迢曼空军肯定不会选“火神”。
在最初的时候,迢曼空军也没想过让“火神”执行对海打击任务。
按照其最初订下的指标,“火神”确实属于战略轰炸机,主要任务是挂着炸弹执行战略轰炸任务。
受到技术限制,还尤其是航空发动机,“火神”采用在轰炸机中非常少见的三角翼。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增加机翼的面积,提高升阻比,并且增加载油量,在采用4台推力较小的涡喷发动机的情况下,依然能达到80吨的起飞重量,而且拥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