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兵装备的,唯一能独自使用激光制导炸弹的舰载机。
关键,其实就是由空军与海军联合研制的战术侦查吊舱。
这种战术侦查吊舱,一套是两具,其中一具配备了多频谱照相机,能昼夜使用,而且可以把拍摄到的画面直接显示在具有配套设备的作战飞机的屏幕上。而另外一具,安装的就是大功率激光指示器,还具有测距功能,能够照射20千米之外的目标,而激光制导炸弹的投掷距离一般不超过20千米。
现在,暂时只有“战-10”,“战-12”与“战-16”这些多用途战斗机能使用。
不是因为战术侦查吊舱太大,而是要数据总线支持。对那些没有数据总线的老式战斗机与攻击机,还没法直接使用战术侦查吊舱,因此就算挂载了激光制导炸弹,也需要其他作战飞机配合。
正是如此,在空中打击阶段,“攻-5”与“攻-6”等老式攻击机,几乎都在使用非制导炸弹作战。哪怕必须用激光制导炸弹,也会每两架组成一个编队,其中的一架专门用激光指示器照射目标。
为此,帝国海军专门开发了一种不需要数据总线的激光指示吊舱。
大范围的使用激光制导炸弹,也算是帝国空军在此之前1个月里,由实战总结出来的提高打击效率的经验。
在猎杀导弹发射车的战斗中,“战-16a”主要使用激光制导炸弹。
此外,空军还发现,激光制导炸弹具有对付低空慢速飞行目标的能力。
按照作战报告,至少有2次,“战-16a”用激光制导炸弹攻击了敌人的直升机,还摧毁了直升机。其中的一次,因为直升机贴地飞行,而且在正午,沙漠地表的温度太高,导致战斗机携带的格斗导弹无法锁定直升机,然后飞行员授权后座的武器操作员,用激光制导炸弹发起攻击。
当然,激光制导炸弹的最大价值,其实是让作战飞机能够在小口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