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卖给拆船厂,只有6艘“炎海”级因为舰龄较短,舰体比较新,加上主要海军将领一直在据理力争,最终保存了下来,准确的说是封存处理,编入海军预备役。
在周涌涛住进首辅官邸,开始推行“600+200”项目的时候,6艘“炎海”级战列舰才迎来了第二春。
当然,不止是重新启封那么简单。
重新服役之前,这6艘“炎海”级都被送回造船厂,做了必要的改进,比如换上了功率更大的柴油发电机,为新增的雷达等电子设备供电。不过最为关键的改进,其实是拆掉了全部的副炮,换上了6座730型速射炮,以及8座4联装“画戟”巡航导弹发射装置,并且把副炮弹药库改造成了导弹库。
如此一来,“炎海”级能搭载256枚巡航导弹执行打击任务,一次最多发射32枚巡航导弹攻击1500千米范围内的32个目标。
这个攻击能力,超过了同时期的其他所有战舰。
哪怕“青州”级配有128具垂直发射装置,而且三分之二能装载巡航导弹,但是在实战当中,最多都只有4个单元用来装载巡航导弹,总共只有32枚,远程打击能力根本算不上突出。
当然,战列舰的主要武器依然是9门400毫米舰炮。
因为不存在需要用穿甲弹来对付敌人战列舰的可能,所以在战后,帝国海军没再生产采购穿甲弹,反到研制了一些特种炮弹,比如装药量达到150千克,杀伤半径达到了250米的增强型高爆弹。
这些炮弹,赋予了战列舰极强的对陆打击能力。
关键,还大幅度的提高了炮管的使用寿命。
主要就是,不再需要全装药发射,而在减装药发射高爆弹的时候,400毫米炮管的寿命超过5000发。
当然,炮弹也非常便宜。
一枚重达1吨的400毫米高爆弹,批量采购价格跟1000千克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