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迪迦拉之后,撑起家族的人选,都有不小的政治野心。
要是没有人站出来,缔造了梵罗国的甘巴拉家族将彻底完蛋!
能站出来,统领整个家族的,也就只有迪迦拉。
在消沉了两年之后,迪迦拉复出,并且在家族,以及几个关系友好的大家族的支持之下当选总理。
此后几年,迪迦拉把重点放在军队上。
准确的说,应该是清洗军队。
当初,所有跟尼鲁遇刺有关的将领都被迪迦拉一个一个的铲除掉,而其背后的家族也遭到了打击。
迪迦拉所做的这些,不止是在为父亲复仇,更是在为推行土地改革做准备。
只是,时机还没有成熟。
其实,这也是迪迦拉主张尽快参战的关键所在。
只有参战,才能让迪迦拉亲手提拔的那些年轻官兵得到重用,取代来自权贵阶层高级将领与军官。
也只有在掌握了军事大权后,才能够强行推行土地改革。
当然,在战争期间推行改革,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只有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各个土邦的权贵阶层才会为了生存做出让步,也才有可能放弃既得利益。
要说的话,政府官员几乎都站在迪迦拉这一边。
道理也很简单,大部分官员都是迪迦拉选拔的,而且全都来自开明的家族,其中不少已经完成了转型,由大地主转变为大资本家。在这些官员所代表的家族,控制了梵罗国几乎半数的工业。
显然,他们也希望推进土地改革,加快工业化进程。
至于高级将领,代表的依然是传统的权贵阶层,在地方称王称霸的大地主。
主要就是,迪迦拉提拔的年轻军官都太嫩,还没爬上来,因此在军队内部,依然是守旧的高级将领在掌权。
他们反对积极参战,其实是不想推行土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