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只不过,这2支部队都没北上,而是在巩固滩头阵地之后,径直朝希纳菲耶杀去,摆出了前去攻占幼发拉底河大桥的架势。
此外,在2日下午,第172装甲旅也开始渡河。
这下,伊拉克军队的处境变得非常尴尬了。
在只有一个共和国卫队装甲师的情况之下,第5集团军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发起反击,要么夺回塞马沃北面的桥头堡,要么守住希纳菲耶的大桥。凭一个装甲师的兵力,不可能两头都照顾到。
显然,从当时的局面看,伊拉克军队应该放弃希纳菲耶。
这样,首先就能集中兵力反击塞马沃北面的桥头堡,阻止第17装甲师的作战部队继续渡河,并围绕桥头堡打一场会战。
其次,希纳菲耶根本守不住!
就算没有第171装甲旅与第177机步旅从后方包抄,南岸的佯攻部队到达之后,伊拉克军队也会放弃这座城镇,以及在城镇西南方向的幼发拉底河大桥,根本不存在死守希纳菲耶的可能性。
再说,这座大桥没有多大的价值。
随着联军北上攻打巴格x的作战行动开始,所有部署在迪瓦尼耶南面的作战部队都开始向北回撤。
可见,不管侯赛因是否愿意,都只能放弃南部地区。
那么,还有必要死守这座位于南北公路干线上的大桥吗?
不要忘了,在之前的一个多月里,伊拉克军队为了守住这座大桥,在联军的空中打击中损失惨重。
即便到了现在,在大桥两端,都摆着上千辆坦克战车的残骸!
关键还有,伊拉克军队只需炸断这座大桥,就能阻止在幼发拉底河南北两岸齐头并进的联军突击部队会师,从而大幅度的降低迪瓦尼耶的防御压力,确保有足够的兵力用来抵挡从塞马沃渡河的联军。
至于向希纳菲耶突击到的2个旅,根本就不足为惧。
道理也很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