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判断出敌机型号,但是从交战距离来看,很有可能是纽兰海军的f-14。
在全球现役战斗机当中,只有3种能够搭载与使用远程空空导弹,f-14是其中之一。
由f-14搭载与使用的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理论射程超过了150千米,实际射程肯定有100千米。
此外,纽兰海军拥有专门执行电子战任务的ea-6b。
为了给预警机争取到转向撤退的时间,二小队的另外2架“战-9b”已经赶到,并且朝敌机开火。
只是,此举没什么意义。
在敌方电子战机的干扰之下,预警机的雷达都无法准确识别敌机,甚至没有能够形成持续的跟踪,“战-9b”的火控雷达肯定无法持续跟踪,也就没办法获得火控数据,更别说控制导弹击中敌机。
不过,2架“战-9b”确实具有很大的威胁。
如果敌机的目标是那架“指-8c”,就首先要赶掉2个拦路虎,不然在距离缩短之后,就会被“战-9b”击落。
冲刺飞行了大约5分钟,朱廷轩才打开了火控雷达。
干扰非常严重,雷达几乎没办法正常工作,而且给出了受到干扰,火控雷达无法正常工作的提示信号。
一个红色的感叹号。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的。
过了差不多半分钟,雷达屏幕上的红色感叹号消失,随后就出现了几个代表不明身份目标的黄色光点。
只是,信号很微弱,或者说很不稳定。
火控雷达在频繁的调整工作频率,削弱受到的电磁干扰,敌人的电子战机也在根据截获到的雷达信号进行调整。
这种干扰与反干扰,其实是最基本的电磁对抗战术。
火控雷达探测到了敌机,只是没形成持续跟踪,也就没获得速度、高度与距离等具体的敌情数据。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