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60吨舰载机的能力,最好能提高到80吨。
道理也很简单,要想达到同样是由帝国海军提出的战术性能,舰载攻击机的起飞重量就肯定会超过60吨。拿“攻-12”来说,在保持其他性能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把作战半径提高到2500千米,至少需要把起飞重量提高30%,由45吨提高到60吨。至于舰载战斗机,要想达到帝国海军提出的性能指标,2500千米的截击作战半径,3.5马赫的飞行速度,1.8马赫的巡航飞行速度,30000米的升限,以及在内部弹舱挂载8枚远程空空导弹,起飞重量至少都会达到80吨。
问题就在这里。
哪怕按较低的标准,也就是搭载与运作60吨的舰载攻击机,航母飞行甲板的长度都需要达到370米。就算获得了性能更好的弹射器,比如电磁弹射器,能够在不增加长度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弹射功率,从而保持起飞区长度不变,也需要延长着陆区的长度,因此飞行甲板的长度至少都需要达到350米。
此外,还有宽度的问题。
起飞重量越大,意味着尺寸越大,因此在设计的时候就必须把待命区考虑进去,需要扩大飞行甲板的宽度。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航母的吨位会大到让海军无法接受!
即便是按照低标准设计,“未来航空作战平台”的排水量都会超过15万吨。如果按照高标准设计,会超过20万吨。
显然,这么巨大的航母,就算能够造出来,也未必能够运作。
此外,要想控制住吨位,还需要解决大量技术难题,比如电磁弹射器。
如果没有能够解决这些技术难题,仍然采用建造“薛远征”级的技术设备,“未来航空作战平台”的吨位还要增加20%。
毫无疑问,不管是15万吨,还是24万吨,都超过了帝国海军的承受能力。
不说别的,在帝国海军的军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