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战略纵深。
可见,丢掉了拉合,就等于丢掉大半个梵罗河平原!
正是如此,就算是遭受了极为惨重的损失,巴铁军队都没有放弃拉合。
可问题是,梵军反到没在拉合投入太多的兵力。
从第一天开始,梵军就把重点放在了北面,感情有把握能一鼓作气的拿下伊堡,主力全都在北面。
当然,站在事后的角度,谁都知道梵罗当局的真实意图。
只是,在当时看清楚这个问题的人并不多。
不说别的,巴铁三军总参谋长就一直在鼓吹梵军的威胁,借此向帝国施压,要求帝国把重点放在西北。
当时,巴铁总理还亲自赶到帝都向周涌涛提出,希望帝国能够从本土西北卫戍部队当中抽调几个师的兵力,协助巴铁加强在本土方向上的防御力度,并且提前在该方向上发起战略反击。
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战略反击来牵制梵军。
以当时的情况,感情梵军已经到了伊堡的郊外,随时有可能攻入城内。
可实际情况是,梵军的进攻部队,一直没有越过古杰兰瓦拉。
以梵军投入的兵力,就算能够攻占古杰兰瓦拉,那也是强弩之末,根本就不可能攻占重兵把守的伊堡。
此外,梵军也没有向伊堡进军的打算。
在9月份,梵军的重点是在拉合这边,准确的说是动用远程炮兵,对付部署拉合西边的巴铁军队,尤其是几支野战炮兵部队。此外就是出动战斗机跟巴铁空军争夺制空权,而且主要是低效率的空中战斗。
在古杰兰瓦拉这边,梵军投入的兵力一直没有超过5万,基本上是1个主力师加2个二线师。
这点兵力,别说是进军伊堡,连攻占古杰兰瓦拉都不够!
正是如此,帝国当局才顶住压力,没有立即向巴铁增兵,更没让第54机步师提前发起战略反击。
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