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阿琼”2的产量不到100辆,而且受动力系统限制,生产速度根本就快不起来。
“阿琼”2采用的是从迢曼帝国进口的柴油机,而不是纽兰共和国的燃气轮机。
此外,火控系统是从洛克国进口,坦克炮来自迢曼帝国,可穿甲弹来自纽兰共和国,装甲钢则偷师西骆沙。
要说的话,这也是“阿琼”2的可靠性一直不高的主要原因。
总而言之,梵罗陆军的“先进”主战坦克总共3000辆,有资格跟zt-99b正面较量的也就只有几百辆。
别说跟帝国陆军比,就算跟西骆沙陆军比,梵罗陆军也有较大的差距。
正是如此,帝国陆军才没有在南方战区储备太多的新式主战坦克,而且进行了全面改进的zt-80dg也足够用了。
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丁镇南的底气所在。
只需通过空运,把作战人员送往前线,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在需要的方向上部署强有力的作战部队。
当然,肯定得花点时间进行适应训练。
关键还有,丁镇南把这个优势的价值发挥到了极限。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虽然南方次大陆隶属于南方战区,但是在任务分派方面,南方战区从来没有将巴铁当成主要方向。
前面就提到过,巴铁所在的地区,其实是三大战区的结合部。
此外,南方战区与海军关系密切。
也就是说,站在南方战区的立场,核心地区其实是跟梵罗国隔着一条海峡,海军就能掌控的斯兰。